|
爆竹声中辞旧岁,欢歌笑语迎新春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举办羊年“春晚”发表时间:2019-02-12 00:00 2015年2月14日,蒙古国立大孔院联合赴蒙汉语教师志愿者之家为在乌兰巴托工作的170多名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举办了一场春节联欢会,大家载歌载舞,欢庆属于教师和志愿者自己的“春晚”。 魏宏胜参赞致词 中国驻蒙使馆文化参赞魏宏胜、宗教事务参赞郭心桥、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朱军利、蒙古国志愿者之家管理教师领队林玉宝女士等莅临“春晚”并致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斯勤、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李江勇等媒体记者应邀出席活动。 魏参赞首先发表致辞。他对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们的热情付出及奉献精神表示赞扬,对老师们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和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新一代青年教师的希冀:“从你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蓬勃的朝气,今后我们要以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贡献,创造更多的佳绩。” 傣族舞表演 朱军利院长发表讲话,他对广大教师的工作业绩表示肯定和赞扬的同时,还将“奉献精神”的内涵作了延伸。他特别提到:“在座的志愿者老师大多是“八五后”乃至“九零后”,大家能够放弃国内舒适的生活环境,来到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蒙古国,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他还就志愿者们的人生规划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他勉励青年教师们珍惜海外志愿者服务的经历,用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最后,林玉宝老师向在场的教师及偏远地区的汉语教师们传达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教师们组织了短小而精悍的文化演出活动,庆祝这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同行盛筵。诸如声情并茂的各类歌唱节目,别出心裁的多样民族舞蹈,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类的书法对联等,在纸墨书香和载歌载舞中共度良宵,贺庆佳节,喜迎新春。 吉他、埙合奏——中西乐器合璧 蒙古国汉语推广事业蒸蒸日上,目前,在蒙古国由孔院和普通志愿者教师直接教授的学生已达8000多名,约占蒙古国在校汉语学生总数的70%。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蒙古国第二外语语种。 相亲相爱一家人 据悉,值此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蒙古国立大孔院正在申请成为“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的海外考点,这不仅将为广大在蒙汉语教师在职业认证和执教方面提供更大便利,也进一步拓宽了蒙古孔院的服务范围,国立大孔院将发展成为蒙古本土教师和在蒙中国教师的培训及考试认证中心。
(撰文:秦菡;摄影:徐方园;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