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古 国 立 大 学 孔 子 学 院 МУИС-ийн Күнзийн Институт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30-19:00
 联系方式
汉语老师:95809765
蒙文老师:80309610

诵中华传统经典 做蒙古博学少年——第十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线上大赛圆满举办

发表时间:2021-11-28 04:51

经典传承文化,雅言浸润人生。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典,做蒙古博学少年”为主题的第十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线上大赛在乌兰巴托圆满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驻蒙古大使馆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旨在加深中蒙友谊,培养蒙古国中学生对中华古代文学的兴趣,丰富语言积累,积淀文化底蕴。寒冷的天气和严峻的疫情抵挡不住选手们对比赛的热情,经过各学校初选,最终来自11所学校66个节目的109名选手相聚“云赛场”,共赴“诗词歌赋”之旅。

第十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线上比赛海报.JPG

第十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线上比赛海报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文化中心主任陈霜参赞莅临比赛云现场并担任总评委,中蒙方教育文学领域的专家以及各参赛学校校长应邀担任评委或嘉宾。来自各参赛学校的主任、指导老师、选手家长也一同在线观摩比赛。

嘉宾、评委、参赛选手齐聚线上比赛.PNG

嘉宾、评委、参赛选手齐聚线上比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选手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发音清晰,以文抒情,出口成章,充满自信,落落大方,以其充沛的情感表现力,感染着线上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徜徉在《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馥郁芬芳中时,那遥远的呼唤早已穿越古今,响彻耳边;一曲《木兰辞》,使人们记住了这个流芳后世的名字;“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铺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正是一千多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李白从飘着浓浓酒的诗歌中走来,邀月起舞,举杯高歌《将进酒》;月,柔如水,细如沙,《水调歌头》的这轮明月,阅尽多少岁月沧桑,人间万般愁肠,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思念与豪情;古往今来的英雄数不胜数,诵读“大江东去”,我们激情荡漾,神游“故国”,我们真情流淌,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又一次让我们领略到了三国的风云变幻,周瑜的雄姿英发。一首诗,似乎都是一段岁月,一种情怀,一道风景。诗是语言的精华,词是情感的迸发。中华诗文浩浩汤汤,对话圣贤,我们一起感受着千年文字的力量。整场活动进行了近4个小时,每位选手都倾尽全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感谢所有朗诵者带给我们美妙的艺术享受和熏陶。


【一等奖】

《木兰诗》.png

木兰诗》


【二等奖】

《春江花雨夜》.png

春江花月夜》

《六国论》.png

六国论》



【三等奖】

《燕歌行》.png

燕歌行》

《送东阳马生序》.png

送东阳马生序》

《凤求凰》.png

凤求凰》

《归园田居》+《月下独酌》.png

归园田居》+《月下独酌》


【优秀奖】

截屏2021-11-28 04.06.38.png



      选手精彩片段

评委们严格按照朗诵评分标准,经过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了各个奖项,朱军利院长代表承办方宣布了获奖名单:来自国立23中学的22号节目《木兰诗》摘得桂冠;来自达尔罕彩虹中学的69号节目《春江花月夜》和来自贺希格中学的44号节目《六国论》荣获二等奖;来自贺希格中学的65号节目《燕歌行》、ORCHLON学校的45号节目《送东阳马生序》、贺希格中学的13号节目《凤求凰》、旅蒙华侨友谊学校的的8号节目《归园田居》+《月下独酌》获得三等奖;《岳阳楼记》、《长恨歌》、《出师表》、《列子·天瑞》、《鱼我所欲也》等13个节目获得优秀奖。国立23中学、达尔罕彩虹中学和贺希格中学荣获最佳组织单位奖;国立23中学的于芳、达尔罕彩虹中学的Булганхишиг和贺希格中学的诺敏那日苏三位老师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

朱军利院长代表承办方宣布获奖名单.JPG

朱军利院长代表承办方宣布获奖名单

陈霜参赞全程观摩了每位选手的表演,并对节目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点评。首先,他对本次中华典籍朗诵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参赛学校的校长、主任、指导老师和选手们所呈现出的高水准朗诵作品表示赞赏;对国内评委们的远程参与表示欣喜,并对承办方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他从对中华典籍的选材、吐字发音、服装和背景音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他最后发出了由衷的期盼:希望我们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明年能够线下再见!

陈霜参赞对大赛进行精彩点评.JPG

陈霜参赞对大赛进行精彩点评


(撰稿:郭正纪供图:高寒、白伦;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