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世代友好 蒙古国中学生第三届汉语演讲大赛圆满收官发表时间:2020-10-11 09:01 10月10日下午,由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蒙古国中学生第三届汉语演讲比赛决赛在乌兰巴托成功举办。大赛以“文明互鉴,世代友好”为主题,旨在以演讲的形式提高蒙古国中学生汉语口语水平,增进中蒙人文交流,增强中蒙传统友谊。 比赛现场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先生莅临比赛现场并担任大赛总评委。在蒙孔子学院负责人、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代表、志愿者管理教师、蒙古国主流汉语学校负责人、蒙古企业代表、公派专家教师等嘉宾应邀担任嘉宾或评委。 比赛中,选手们紧扣主题,自拟题目,演讲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他们以娴熟的汉语,纯正的发音、充沛的感情,征服了现场听众:有的激昂炽热,有的舒缓朴实,有的明快灵动,有的深沉浓郁。《文明互鉴,世代长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明互鉴,患难与共》《民之交在于心相通》《搭文明之桥,建多彩文明》等演讲娓娓道来,引领观众领略了中蒙两国从古至今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的深厚友谊。中蒙两国建交以来,始终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蒙两国和衷共济、守望相助,进一步深化了中蒙两国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友情。选手们的演讲中都对中蒙两国世代友好的情谊表达了诚挚的祝愿,都愿成为中蒙友谊的践行者和传递者。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选手风采 陈霜参赞对大赛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总结点评。他首先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演讲大赛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他参加的第一个线下大型文化活动,心情十分激动。他对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从策划组织到圆满举行的出色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讲道,孔子学院的各位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在各个教学点工作,正是践行双方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他还对各参赛学校的精心组织、辅导教师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他讲道,在疫情期间,他走访了贺希格中学和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两所学校都给他留下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作为新赴任的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今天通过聆听30多位小选手的汉语演讲,对中蒙两国交流互鉴,世代友好以及取得的成就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还讲道,疫情严峻时刻,坚守在第一线的汉语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开启了云端教学,确保了蒙古国汉语教育事业的有序进行。正是中蒙教育工作者相互关怀、相互支持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高规格、高水平的比赛。陈霜参赞高度肯定了各位小选手的精彩表现,也对他们提出了积极建议。他提出,演讲应该靠内容与渲染力以及选手对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而取胜。他还希望各位指导老师能让学生的演讲内容与音乐产生互动,与之相互融合;能够使学生做到真正地理解和演绎作品。演讲内容越具体越接地气,越口语化,整体的表现效果就越好。最后,陈霜参赞代表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祝愿蒙古各学校的汉语教学: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霜参赞对大赛进行总结点评 经过评委会的严格匿名评审,来自贺希格中学的8号节目凭借其出色的发挥获得一等奖;来自贺希格中学5号节目和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的30号节目获得二等奖;其余27个节目分别获得三等奖、优秀奖和鼓励奖。贺希格中学、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单位奖。吉雅(Анхзаяа)、迎春两位老师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与会嘉宾依次为获奖单位、教师、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和奖品。 许宝丹评委、沈福林评委为鼓励奖选手颁奖 其米德策耶院长为入围决赛的学校颁发纪念品 朱军利院长为最佳组织奖颁奖 于佳欢领队为最佳指导教师颁奖 德勒格尔评委、胡日查评委为优秀奖选手颁奖 董成院长、萨仁其其格主任为三等奖选手颁奖 巴特尔夫会长为二等奖选手颁奖 陈霜参赞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撰文:路乘俊;摄影:刘宝源;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