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成功举办 第二届“草原丝绸之路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时间:2019-02-12 00:00
6月24日,第二届“草原丝绸之路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立大学一号楼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院承办,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协办,是庆祝蒙古国立大学孔院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会议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中蒙两国知名汉学研究学者和汉语教师前来参加。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理事长孟和巴特先生代表国立大学孔院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他指出汉学研究是孔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汉学研究》期刊积累高水平的稿件。孔院十年来在本土教材研发、中国典籍翻译、词典编译和期刊编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对孔院研究工作的支持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理事长孟和巴特先生致辞
本次研讨会的论文可分为汉语教学研究和文化层面研究两类。山东大学祁海文教授对儒家“乐教”学说进行系统、深刻的研究,他阐述了“乐教”的传统与观念,“乐教”的内容与性质,“乐教”的对象与目的,“乐教”的地位和影响,揭示了儒家思想中“乐教”的教化功能。来自蒙古国立大学的额格希格老师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图文并茂地介绍蒙古茶道的历史驿站,结合现代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基于历史价值和现代发展契机倡导人们保护、建设和发展茶道历史驿站。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孔院的刘雅春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蒙古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中文的情况,提出因材施教和分配任务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能、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为在蒙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的方法和蓝本。蒙古科技大学朝吉勒玛主任的论文对汉语水平(HSK)进行系统研究,以蒙古科技大学为例,重点研究了如何提高汉语水平考试(HSK)的通过率问题。来自蒙古国立大学孔院下设乌兰巴托大学孔子课堂的潘英典老师的论文研究了中国电视剧及电影在蒙古国的翻译传播现状,指出在蒙古国各类电视台翻译、配音、播放的中国影视作品达数百部,但质量下乘,粗制滥造,同时分析了中国影视翻译作品在蒙古的市场前景,针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提出建议与对策。潘老师这一论题引起与会者广泛的兴趣,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纷纷阐述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学术研讨会还吸引了蒙古国奥尔麒麟中学的贺希格达娃老师前来参加,她在论文中分享了激起中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及提升其汉语课堂参与度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山东大学祁海文教授阐述“乐教”的传统与观念 蒙古国立大学额格希格老师发表演讲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孔院刘雅春老师提出因材施教和分配任务的教学方法 蒙古科技大学朝吉勒玛主任发表演讲 乌兰巴托大学孔子课堂的潘英典老师介绍了中国电视剧及电影在蒙古国的翻译传播现状 奥尔麒麟中学的贺希格达娃老师发表演讲 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中
在会议的讨论时段,与会者针对论题畅所欲言,场面热烈。大家认为此次论坛对交换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拓展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朱军利院长总结发言
最后,朱军利院长总结发言,他代表国立大学孔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会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论文集共收编了20篇论文,提交到本次研讨会的有14篇,每篇论文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学术价值。今后孔院仍会把学术研究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力争把孔院打造成蒙古国汉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镇。 (撰文:李阳阳;摄影:张玲;蒙古国立孔子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