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成功举办首届 “草原丝绸之路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时间:2019-02-12 00:00 “草原丝绸之路汉学研究”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2016年5月21日,首届“草原丝绸之路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立大学一号楼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国家汉办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院承办。 其米德策耶院长致开幕词 蒙古国立大学孔院院长朱军利,蒙古国功勋文化活动家、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蒙古国立大学亚洲系主任巴特玛,人文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系主任朝伦爱登以及来自蒙古国立大学、财经学院、科布多大学等7所学校的多位汉语教师、汉学研究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朝伦爱登老师发言 本次研讨会的议题包括:汉语言本体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与蒙古国经济发展研究、中蒙友好交流之历史与文化研究、面向蒙古国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等。 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言。人文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系主任朝伦爱登对孔子的《论语》和萨班的《萨迦格言》两部经典教育著作进行对比研究并指出,二人在“学而不厌”、“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来自蒙古国财经学院的王仲杰从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四个方面,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本原符号”这一观点。蒙古国立大学的额格希格博士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卓玛林寺的两根大石柱,并基于其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观赏价值提出——这两根石柱应被视为物质文化遗产。达尔罕彩虹中学校长宾巴在他的论文《有关匈奴帝国和汉朝关系的一则消息,史书有记载的汉朝第一位使者刘敬》中记述了汉朝使者刘敬的事迹并通过此项研究来确认汉朝与匈奴帝国外交政策的本质。大连工业大学的王志永老师向与会者介绍了中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应策略。 潘英典老师发言 来自乌兰巴托大学的潘英典老师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视野,对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汉字国际传播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当代汉字国际传播的优越性及助推其国际传播的三点建议。 大家认真听取讲演内容 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研讨会对提高教学技能、交流教育观念、促进汉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朱军利院长致闭幕词 朱军利院长致闭幕辞,他代表会议组委会向各兄弟院校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学术研究是蒙古国立大学孔院的一项核心工作,除了召开学术会议,还承办《蒙古国汉学研究》和《翻译学研究》国际期刊,为广大汉学研究学者提供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蒙古国立大学孔院将继续繁荣和加强蒙古国的学术研究工作。
(撰文/摄影:白静;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马秀杰 |